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以“先学后付”为名,诱导消费者办理“消费贷”,实际却设置诸多隐性费用和陷阱,导致学员退费难、维权难。如福建大学生李晓退课被索要高额违约金,河南学生张楠楠课程内容与承诺不符。此类问题损害消费者权益,需监管部门强化治理,消费者应谨慎选择、仔细阅读合同并保留证据维权。